2013-11-30 晨更信息:服事神與服事世界有何分別

歷代志下 12:1~12
1.  羅波安的國堅立,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,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。
2.  羅波安王第五年,埃及王示撒上來攻打耶路撒冷,因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華。
3.  示撒帶戰車一千二百輛,馬兵六萬,並且跟從他出埃及的路比人、蘇基人,和古實人,多得不可勝數。
4.  他攻取了猶大的堅固城,就來到耶路撒冷。
5.  那時,猶大的首領因為示撒就聚集在耶路撒冷。有先知示瑪雅去見羅波安和眾首領,對他們說: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離棄了我,所以我使你們落在示撒手裡。
6.  於是王和以色列的眾首領都自卑說:耶和華是公義的。
7.  耶和華見他們自卑,耶和華的話就臨到示瑪雅說:他們既自卑,我必不滅絕他們;必使他們略得拯救,我不藉著示撒的手將我的怒氣倒在耶路撒冷。
8.  然而他們必作示撒的僕人,好叫他們知道,服事我與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別。
9.  於是,埃及王示撒上來攻取耶路撒冷,奪了耶和華殿和王宮裡的寶物,盡都帶走,又奪去所羅門製造的金盾牌。
10. 羅波安王製造銅盾牌代替那金盾牌,交給守王宮門的護衛長看守。
11. 王每逢進耶和華的殿,護衛兵就拿這盾牌,隨後仍將盾牌送回,放在護衛房。
12. 王自卑的時候,耶和華的怒氣就轉消了,不將他滅盡,並且在猶大中間也有善益的事。
慶忠牧師的話:
在上一章最後一節我們看到,當羅波安王遵行大衛和所羅門的道 – 敬畏神時,神就堅固猶大國,使羅波安強盛;但羅波安的國堅立,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,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。人在困難中尋求神,在安逸中就容易離棄神。你是渴慕神,還是渴慕神的幫助?若你是渴慕神,不論處豐富或處卑賤,你都會時刻親近神;若你只是渴慕神的幫助,得到幫助之後你就會離開神。有一個事業家的分享令人感動,他說在他創業初期最艱苦的時候,他拼命禱告,現在他成功了、富有了,他更需要禱告,因為人在成功的時候更容易離棄神。羅波安強盛了就得意忘形,忘記他之所以強盛是神的保守和祝福。我們和神不能像是病人和醫生,有病時去看,病好了就離開。我們和神之間是一種關係,不是利益。我們要得著神,而不是只得著神的祝福.
羅波安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,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。領袖有帶頭的作用,上樑不正,下樑歪。父母是家庭中的領袖,老師是學校中的領袖,牧者是教會中的領袖,領袖若是教導不正,下面的人行為就會偏差。神設立權柄,因為要有次序。全宇宙、全世界都有一定的次序,這次序唯有神能立定,若要違反次序,苦難就會臨到。這次反對多元成家立法一事,有教會牧者說神愛世人,所以他們贊成同性婚姻。聖經明確的說「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連合,二人成為一體」「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,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。神就賜福給他們,又對他們說:要生養眾多,遍滿地面,治理這地」神當然愛世人,但是愛是在真理的基礎上導正其錯誤的行為,加以管教,才是真正的愛;錯誤的包容和放縱不叫作愛。神是慈愛的,也是公義的,祂不會背乎自己立的法則。神包容罪人,但神絕不包容罪。牧者錯誤的教導,造成羊群錯誤的認知,牧者有責任教導純正的真理,讓弟兄姐妹有正確且健康的認知。領袖要為所帶領的群眾負起責任,帶領他們走正確的方向,且要勇於承擔責任。
第2節「羅波安王第五年,埃及王示撒上來攻打耶路撒冷,因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華。」先知示瑪雅去見羅波安和眾首領,對他們說: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離棄了我,所以我使你們落在示撒手裡。埃及王不是無故來攻打,環境的背後是上帝的手。神可以興起任何環境來管教,神所愛的,祂必管教。神的管教是為我們好,若我們走偏差時神放任不管,我們就完了。神若不興起環境帶人回來,人是不會自己回頭的。舊約時代神若不管教,今天就沒有基督信仰了。第6節「於是王和以色列的眾首領都自卑說:耶和華是公義的。」王和以色列的眾首領承認他們是不對的,但他們沒有真正的悔改,若當時他們是披麻蒙灰、徹底的覺悟,相信結局會完全不同。詩篇51:17「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;神啊,憂傷痛悔的心,你必不輕看。」因為他們的認錯,神使他們略得拯救;但認錯還不夠,來到神面前的態度必須是真實的悔改,要悔也要改!
第8節「然而他們必作示撒的僕人,好叫他們知道,服事我與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別。」神有憐憫,神也要以色列人學功課,讓他們知道服事天上的主和服事世界的王有何分別。牧師看過很多人汲汲營營在世界追求,繞了一圈回來才發現在忙忙碌碌中把生命都浪費掉了,他們懊惱的說「真的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跟隨主。」教會要你委身,是為了要你蒙福。我們一定要在一個穩固的根基上紮根,不要以為花時間來主日、來晨更、來禱告會、來培育課程、來服事是浪費,你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,你所花的時間是很大的祝福。若沒有這些連結,你的生命不會成長,不會有啟示和智慧,需要時也沒有人為你禱告,神的祝福離你很遙遠。即使在世界上成功了,在心靈上仍然感覺空虛;服事世界的王可能得到物質的富有,唯有服事生命的主才會有內心真正的平安、喜樂、滿足,並永恆的盼望和確據。生命的富足、家庭的幸福、身體的健康、事業的成功都來自與神的連結,盼望我們都在主裡向下紮根,向上結果,蒙神大大賜福,靈、魂、體和全人全心都深深得到滿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