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太福音 12:9~21
9. 耶穌離開那地方,進了一個會堂。 10. 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。有人問耶穌說:「安息日治病,可以不可以?」意思是要控告他。 11. 耶穌說:「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,當安息日掉在坑裡,不把他抓住,拉上來呢? 12. 人比羊何等貴重呢!所以,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。」 13. 於是對那人說:「伸出手來。」他把手一伸,手就復了原,和那隻手一樣。 14. 法利賽人出去,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。 15. 耶穌知道了,就離開那裡,有許多人跟著他。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; 16. 又囑咐他們,不要給他傳名。 17.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,說: 18. 「看哪,我的僕人,我所揀選、所親愛、心裡所喜悅的,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;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。 19. 他不爭競,不喧嚷;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。 20. 壓傷的蘆葦,他不折斷;將殘的燈火,他不吹滅;等他施行公理,叫公理得勝; 21.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。
慶忠牧師的話:
今天的經文中,我們可以看見耶穌面對法利賽人的挑戰時,絲毫沒有妥協,他並非不知道這些人要找他麻煩,但他仍然堅持,做他該做的事;耶穌一說,人就得了醫治,而他的謙卑則應驗了舊約先知書上的話,於是我們明白,在真理上,我們不應妥協,縱然人會發出挑戰,但我們要明白我們擁有的是 神的真理。 法利賽人擁有的是「規條」,而耶穌帶來的是「新約」,這不是說舊約的規條因著新約就此廢除;舊約是 神的規定,新約則是教我們如何活出這些規定,因此法利賽人在舊約的規條中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或釋放,例如,他們謹守「安息日不可做工」的規條,卻忽略了安息日被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使人有時間安息,得以專心敬拜 神,試問,人若為病痛所苦,縱使什麼也不做,他也無法得享安息,唯有當他得醫治、或將疾病的憂慮卸給 神,他才能真正地得到安息。 我們也看見當耶穌叫那枯乾了一隻手的人伸出手來,那枯乾的手立時復原; 神創造天地時,也是憑著口中的話;我們便知道 神的話語是大有能力的,而 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了我們,因此我們說的話也是有能力的。我們肯定自己的時候,就是在祝福自己,我們否定自己的時候,就是在咒詛自己;所以我們要注意「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」,不只是造就自己,也造就他人。 上帝曾藉著先知說「看哪,我的僕人,我所揀選、所親愛、心裡所喜悅的」,我們便能看出 神所使用的人,必定是被 神揀選的、是祂認可的、是祂所喜愛的、也是祂喜悅的,而人要如何討 神喜悅?「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神的喜悅」,而當耶穌降生時,天使如此說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!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!」因此,我們若是討 神喜悅的,就當展現出信心與平安。願 神在介紹我們時,也能夠稱我們是祂所揀選、所親愛、心裡所喜悅的,讓我們一同在 神的揀選中被 神所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