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5-08 晨更信息:智慧的呼籲

bg-1764x700

 

箴言 8:1~12
1. 智慧豈不呼叫?聰明豈不發聲?
2. 他在道旁高處的頂上,在十字路口站立,
3. 在城門旁,在城門口,在城門洞,大聲說:
4. 眾人哪,我呼叫你們,我向世人發聲。
5. 說:愚蒙人哪,你們要會悟靈明;愚昧人哪,你們當心裡明白。
6. 你們當聽,因我要說極美的話;我張嘴要論正直的事。
7. 我的口要發出真理;我的嘴憎惡邪惡。
8. 我口中的言語都是公義,並無彎曲乖僻。
9. 有聰明的,以為明顯,得知識的,以為正直。
10. 你們當受我的教訓,不受白銀;寧得知識,勝過黃金。
11. 因為智慧比珍珠(或作:紅寶石)更美;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。
12. 我智慧以靈明為居所,又尋得知識和謀略。

慶忠牧師的話:

箴言中使用了許多擬人的手法,「知識」、「智慧」都會對人說話,在街上呼喊,彷彿人與人之間的對話,有時候則像是神與人的對話,又或者是某個對象。今天的經文提到智慧與聰明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根,失去這兩樣,就會不明白真理,而落入邪惡、乖僻,並且行事不得知識和謀略。

「他在道旁高處的頂上,在十字路口站立, 在城門旁,在城門口,在城門洞,大聲說」智慧站在顯目的地方向兩種人人呼籲-愚蒙人跟愚昧人,愚蒙人是指沒有知識的人,愚昧人則是缺少常識;當一個人沒有知識,他的內心是空洞的,靈裡也是空泛的,若我們將人分成三種「不知道事情發生的人」、「看事情發生的人」、「使事情發生的人」,愚蒙人便是第一種,但基督徒卻是要成為「使事情發生的人」,因神承諾我們「必使你作首不作尾,但居上不居下。」我們要發揮影響力去帶動整個社會,而這一切都需要知識的幫助,我們可以從所受的教育中獲得。一個人若空有知識,卻沒有常識,則是「愚昧人」,他們沒有能力判斷情勢,不懂待人接物、進退應對道理,便容易成為眾人撻伐的對象;我們不只要擁有知識,也要擁有常識,這便是「智慧」,聖經沒有否定知識的力量,但真正的智慧,是正確的運用知識,而非使之成為犯罪的工具。

「我的口要發出真理;我的嘴憎惡邪惡。我口中的言語都是公義,並無彎曲乖僻。」這裡將「真理」與「邪惡」對比,「公義」與「乖僻」對照 ;「真理」之於「邪惡」,就像法官之於罪犯,又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,自我、破壞、不受約束,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,當人沒有真理,心中的邪惡就會無限上綱,並在行為上表現出來,做出殘忍的事情,卻不自知;「公義」與「乖僻」則像是「教官」與「問題學生」之間的落差,「乖僻」是性格上的不順服,同樣也不受約束,「問題學生」的問題主要在態度上,不願服從校規,教官的工作則是約束我們的行為,使「規則」可以準確地被執行,因此,「公義」使我們有正確的行為跟態度,當一個人有公義,他便不會乖僻,因為他心中有個認知,就是事情要依照它的次序去行。當我們擁有真理與公義,邪惡與乖僻就會消失,這是智慧發出的呼籲。

「你們當受我的教訓,不受白銀;寧得知識,勝過黃金。因為智慧比珍珠(或作:紅寶石)更美;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。 」寧可貧窮,而充滿智慧;也不要富有,卻無知識。我們在世上追求的大概可以分成兩個-精神的生活,以及物質的生活;智慧給人的裝飾,遠超過金銀寶石所能給的。一個有智慧的人,財富自然相隨,若一個人富有卻無智慧,再多的財富也終將盡;所以我們在生命中,不要追求財富,而是追求與神的一個美好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