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篇 77:1~15
1. (亞薩的詩,照耶杜頓的作法,交與伶長。)我要向神發聲呼求;我向神發聲,他必留心聽我。
2.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;我在夜間不住的舉手禱告;我的心不肯受安慰。
3. 我想念神,就煩燥不安;我沉吟悲傷,心便發昏。(細拉)
4. 你叫我不能閉眼;我煩亂不安,甚至不能說話。
5. 我追想古時之日,上古之年。
6. 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,捫心自問;我心裡也仔細省察。
7. 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,不再施恩嗎?
8. 難道他的慈愛永遠窮盡,他的應許世世廢棄嗎?
9. 難道神忘記開恩,因發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嗎?(細拉)
10. 我便說:這是我的懦弱,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。
11.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;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。
12. 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,默念你的作為。
13. 神啊,你的作為是潔淨的;有何神大如神呢?
14. 你是行奇事的神;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。
15. 你曾用你的膀臂贖了你的民,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。(細拉)
大衛時期,聖殿中負責敬拜的主要有三個人:亞薩、耶杜頓、希幔,三人合作的讚美詩是字句對仗、文法工整的美麗詩作,在詩篇中為數不多,而今天的詩篇77正是其中一篇。
「我向神發聲,他必留心聽我」,「發聲」是指怒吼,「必」則是以為,一開始詩人便點出他遇到的第一個困境-心事無人知,他甚至向神怒吼,以為神會因此留心聽,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。詩人知道神應該是為人們帶來平靜安穩,但是當詩人想到神,卻是煩躁不安、沉吟悲傷,他知道自己此時更應該來到神面前,將自己的煩惱交給他,心裡卻難過地無法禱告;腦中的理性與情緒拉扯,這是詩人的第二個困境-矛盾無解答。「我追想古時之日,上古之年」詩人的第三個困境是風光不再;而7、8、9節連續三個「難道」,帶出這首哀歌中最深的呼喊,就是感受到上帝遠離。
第10到15節,詩人教我們,當我們在生命中遭遇同樣困境時,如何才能再次高唱勝利的凱歌?「我便說:這是我的懦弱」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承認自己的軟弱,承認我們需要神。「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」聖經中的右手或右邊通常代表著榮耀、大能的彰顯,因此,第二件要做的事正是屬算神的恩典,「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,默念你的作為。 」我們不只要將這些恩典存在心裡,更要說出來,作為見證,因為當我們不斷作見證,就是在我們生命中的每個岔路立下神同行的記號。第三件是認識神的屬性,並且讚美神的屬性,「 神啊,你的作為是潔淨的;有何神大如神呢?你是行奇事的神;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。 你曾用你的膀臂贖了你的民,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。」聖潔、行奇事、拯救、永恆……這些都是神的屬性,也代表著神為他兒女所預備的應許,當我們缺乏,我們便說「神啊!求你用你的『豐富』供應我們」;當我們陷入危險,我們便需要神的「拯救」幫助我們;當環境變化無常,我們就要定睛看神的「永恆」。16到20節則是第四件事,就是敬拜神的榮耀;詩人不斷提到天上的事,表示當我們屬靈的眼光去看,我們的眼光會超越時間、空間,看見一個更偉大的計畫,我們便不在困境裡了。
最後詩人在讚美中留下了似乎未完成的詩句,這是詩人刻意的安排,代表對神的讚美,直到萬代。讓我們作見證、屬算恩典、讚美神的屬性、敬拜神的榮耀,無論是多大的困境,神必一路陪伴我們,使我們能高唱勝利的凱歌。